2023年12月28日,《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23)》发布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联合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重点对2022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读,并对近三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进程,以及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品和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未来几年的重点创新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达124.64,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于较高水平。
2022年,我国制造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2020—202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年均增幅超过4个点,与美国同处世界主要国家**水平,虽在个别年份出现波动,但整体实现平稳增长。三年间,中国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龙头企业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新三样”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同时,我国制造业稳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创新效能、产业基础、装备制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走好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与日本指数差距由2012年的31.98缩小至2022年的1.65,自“十三五”以来差距首次不足2个点,呈现出强大的制造韧性,制造业整体实现平稳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制造强国发展进程扎实推进。
报告指出,为加快推动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要坚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围绕制造业薄弱环节、短板领域持续发力,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世界一流品牌、一流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